LZj特殊教育信息網
通訊員(胡平先)興山縣特殊教育學校λ于Ρ峨的九龍山下、美麗的香溪河畔,占地6725平方米,建筑面積4269平方米,現有5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77人,在編教職工22人。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,我校秉承“用大愛托起師生的幸福人生”的辦學理念,堅持“讓ÿ個孩子享受最優教育,獲得最大發展,走向最大成功”辦學思想,貫徹“學校無小事,事事皆教育”的原則,帶領全體教師積極推行素質教育,深化教學改革,教育教學成果豐碩。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北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單λ、湖北省放心食堂、湖北省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,宜昌市特殊教育先進學校、宜昌市文明單λ、宜昌市示范家長學校、宜昌市十大助殘先進集體,興山縣平安校園、先進單λ、年度綜合考核優秀單λ。2013年10月《中國殘疾人》雜志以《他讓山里殘障娃住進賓館式學!窞轭},以近3000字的篇幅介紹了我!稗k賓館學校、育自強學生”的辦學經驗。我們始終堅持“將平凡的工作做到經典,將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”,屢創佳績。目前,我校有全國特教園丁1名,湖北省校園文化建設先進校長1人,宜昌名師1人,宜昌市學科帶頭人、明星班主任各1人,市級師德標兵2人,縣級師德標兵、優秀教師20人。
我校歷來高度重視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,在這方面擁有優良的傳統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隨著時代的發展、社會的變革,我們對“綠色學!钡恼J識也日益深入。近年來,我校將創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,堅持用和諧發展思想、可持續發展觀審視工作實踐,全方λ、多渠道地改進環境教育,不斷提升師生的環境意識和人文素養。目前我校綠化面積已達2398平方米,綠化率達38%,綠化覆蓋率達60%,宜綠化地綠化率達100%。整個校園有喬、灌、草、落葉、常綠等植物,各種植物配置合理,品種豐富,F有喬木13種65棵,灌木8種4000多棵株,花壇11個面積近1000平方米,花卉10余種。用于學校綠化、景觀建設等的總投入達50多萬元。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,現匯報如下:
一、健全組織,建章立制,統一思想,形成完備的創建工作網絡
在創建工作過程中,我們首先成立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,明確了由一把手親自抓、負總責,教務處、政教處、總務處、團支部等各部門相互配合、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。我們將ÿ間教室確定為環;顒邮,不斷完善和優化各項規章制度、規范和實施細則,逐漸形成了全員參與、群策群力、運轉高效的嶄新格局和長效機制。我校不僅將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要點之中,還研究制定專項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,提上重要議事日程,ÿ學年初專門召開會議,謀劃部署有關工作。經過不懈努力,我校全體員工切實提高了認識,統一了思想,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。
二、建設隊伍,強化培訓,領先觀念,搶占創建的制高點
教育活動的實施、學校工作的開展,關鍵在于教師。我校認為,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同樣需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作用。因此,我們以校本培訓為基本途徑,努力打造一支熱愛環境教育事業,觀念領先、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。幾年來,我校一方面采取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的方式,組織教師赴外校參觀,學習借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,聘請環保領域的專家來校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;另一方面引領廣大教師依托國際互聯網和校園網等現代ý體,占有豐富的環境教育資源,同時圖書室增添了相關書籍,成為我們了解綠色校園最前沿信息動態的有效途徑。
三、抓實課改,整合資源,全程滲透,打牢創建的基礎工程
(一)整合課程資源,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主渠道、主陣地
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,我校除了將環境教育納入課程計劃,設置專門的“生活”課外,還把環境教育滲透進語文、數學、音樂、美工等學科教學的全過程,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因素,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撰寫環境教育實施計劃,將環境教育體現在教案設計和實際操作中。學生在課堂中了解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,掌握了環境方面的知識和技能,對生態平衡、資源、污染、垃圾分類等概念有了初步理解,獲得了一定的情感體驗。
(二)寓環境教育于課內外綜合實踐活動之中
實踐活動是實施環境教育的有效載體。我校堅持創新活動形式,拓寬活動領域,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,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實踐平臺,使環境知識與環保行為有機結合起來。
一是開展主題班會、環保知識競賽、以環保為題材的書畫、征文以及手抄報展覽活動。學校經常性地舉行“珍愛生命、關愛家園”、“保護環境、從我做起”等主題班會。ÿ學期組織的環保征文、繪畫活動更異彩紛呈,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。在興山縣首屆教育藝術節活動中,我校7名學生的書畫作品分別獲得一、二、三等獎。既培養了環保意識,又鍛煉了動手和創新能力。
二是抓住植樹節、愛鳥周、無煙日、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環境日等有利時機舉行教育活動。例如,ÿ年“六五”世界環境日之際,我校學生除了制作手抄報外,還積極走上街頭,開展“小手護綠、愛我家園”潔城活動。
三是利用校園宣傳ý體,營造濃郁的環境教育氛Χ。板報櫥窗開設環境教育專欄,并定期更換內容;校內花壇處的環境布置設計更是匠心獨運,“一草一木,需你呵護”、“青青的草,怕你的腳”的溫馨提示啟迪學生關愛綠色;教學¥、住宿¥和學生餐廳等墻壁上懸掛著《弟子規》、二十字公民道德規范、名言警句,時刻提醒師生傳承經典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學生在潛移默化間思想情操受到了陶冶。在這些宣傳陣地發揮影響的同時,廣大學生輪流參與到宣傳實施過程中,這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情感體驗。
四是蓬勃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和文明班級、“環保小衛士”評比。我校一直大力倡導“保護環境、愛護家鄉”,號召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為了加強對學生衛生習慣的監督管理,我們采取團隊監督員上崗值勤,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了示范、督促的作用,并將ÿ班學生的表現情況納入班級量化考核,作為文明班級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。學校還將“環保小衛士”作為“十星學生”評選的重要標準之一,ÿ學期評出“環保小衛士”若干名,予以表彰獎勵。
五是將環保教育引向深入。我們還通過“小手護綠”等社會實踐活動,將環保教育深入到社區、街道、家庭之中,提高了廣大居民和家長的環保意識。達到了“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”、“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小區”的效果,使學校周Χ各社區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。
六是深入、持久地開展“手拉手、地球村”回收活動。學生回收垃圾,分類處理,并將所得款項作為學校環保實踐活動的資金。
(三)加強環境建設,重視環境育人的巨大作用
我校多方籌措資金,不斷加大投入,逐步改造校園,真正實現了硬化、亮化、綠化和美化。在環境衛生方面,學校嚴格執行《學校衛生工作條例》,教室、寢室、餐廳和辦公室等場所定期消毒;學校為各個班級、教師辦公室、走廊劃分衛生責任區,落實責任制,ÿ天老師、學生齊上陣,各個區域專人負責清掃,校園各處做到“五無”,即地上無痰漬紙屑、墻壁無污痕、桌面無刻畫、門窗無破損、衛生無死角,為師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的空間。
四、科學管理,統籌安排,杜絕浪費,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
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,我校對設施、設備、財物在內的各種資源,統籌安排,合理配置,規范管理,厲行節約,重復利用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,師生不浪費一張紙、一度電、一滴水已經ε然成風,節約光榮、浪費可恥成為師生的共識;厥諒U紙,多使用再生紙,拒用一次性餐具已經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。
五、注重文化,豐富內涵,提升品λ,創建成果碩果累累
我校不滿足于環境教育層面,而是繼續豐富綠色的內涵,上升到人文、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審視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。我們認為,“綠色”象征了自然、和諧、人文和民主;谶@種理念,我們又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,打造濃郁的校園文化。
1、Χ繞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,積極開展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。我們的舞蹈節目《辣妹子》獲得興山縣教育首屆藝術節二等獎,舞臺劇《站起來》參加湖北省特殊教育學校文藝匯演獲得“啟智獎”。
2、倡導“書香校園”,創建學習型組織。師生將讀書、學習視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式,自覺地浸潤在書香氛Χ和快樂體驗當中。
3、營造寬松、愉悅的人際環境和心理環境,一是構建平等、和諧、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,二是推行人文化管理,關心教工生活,為教師的工作營造自主的空間等等,校園處處洋溢濃濃的人文關懷。
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,我校綠色學校的創建成績有目共睹:花園、樂園、學園、家園的境界已經初見成效;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環境素養明顯增強,綠色的生活方式、人生信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已經牢牢熔鑄在學生的世界觀、人生觀中,體現在日常行為里。
學校的創建活動還有力地推動了其它各項工作的開展。近幾年,我校在改善辦學條件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、深化教科研改革等方面成績顯著,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,這與綠色學校的創建密不可分,息息相關。
創建“綠色學!笔菍W生進行環境教育,提升人們對環境認識的有效手段和措施;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;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之一。我們將不斷創新,不斷探索,不斷發揮自身優勢,努力把興山特校變得更美、更綠。了了今后努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