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美麗新農村
前幾天,我帶著女兒隨著父母去鄉下看望姑姥姥。去的時候,我的心情還很忐忑,上一次去時,還是我上初中時呢。我小的時候一到暑假就喜歡到姥姥家住幾天,姥姥家離姑姥姥家很近,我經常去姑姥姥家玩。記得那時姑姥姥家還很貧困,住在破舊的磚瓦房中,F在姥姥去世了,我也好久沒有去過姑姥姥家了,F在農村的生活好起來了,不知道那承載了我很多童年記憶破舊的磚瓦房還在不在。
很快,汽車進了村莊,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的房子,刷的干凈的墻壁上彩繪了二十四孝等圖畫,柏油馬路修的又寬又平整。馬路邊上的綠化帶里又碧綠的小草,紅的黃的小花,好多家門口還停放著小汽車。我暗自感嘆,如今的新農村建設的美麗鄉村真是美極了!
車子停了下來。“到了!”媽媽笑著說。
“到了?”說著,我仔細地看著這棟漂亮的房子,大門鋪著暗紅色瓷磚,一抬頭寫著國泰民安四個大字。不會吧,姑姥姥家變化這么大!
這時,門開了,從里面走出個笑容滿面的老人。我定睛一看,這不是姑姥姥嗎。我高興地抱著女兒趕快下車。姑姥姥笑著撫摸著我女兒的頭:“吆,我重外孫女也來了啊。”
說著,把我們招呼進房子內。
“哇!”剛進屋,我就被這雪白的墻壁,干凈的地板,漂亮的家具吸引住了。“變化真大!”我目瞪口呆地說。
姑姥姥微笑著說:“是啊,如今農村也富了,現在的生活真是好啊。”正說著姑姥姥從屋里的柜子里拿出100元錢,笑呵呵地說:“這是這個月我拿的高齡津貼。我又趕上了黨的好政策,F在政府給我養老呢,F在的生活真是好啊”。
中午,舅舅舅媽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飯,講起了以前的生活。爺爺奶奶小時候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,經常都是補了又補,直到不能再穿為止,而且布料也很單一。但看看現在,商店里的衣服款式多種多樣,布料更是多種多樣,家里的衣服款式過時了就不穿了,重新買新的。建國初期,生活貧困,經常吃不飽。爸爸媽媽的童年,也只是粗茶淡飯,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,才能吃到一點肉。改革開放以后,不但吃飽,還可以吃好,山珍海味,要什么有什么。今天,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,菜場、超市、大賣場,琳瑯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。爺爺奶奶小時候,交通非常不便,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,更別說是出遠門了。爸爸媽媽小時候,自行車慢慢成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但出遠門對于許多人來說依舊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,買票難,乘車難,運輸難。以前人們住的條件很差。普通人家住的都是自己建造的房子,里生外熟,就是墻里面用的是泥坯,墻外面用的自己燒制的藍磚頭。三四十平方米大小,里面經常陰暗潮濕。你看看現在,家家都往小區里搬,富裕的人家還有小洋樓別墅呢!那時候,有的人家已經有了水箱煤火,但是也要等到冬天冷的時候才用,那像現在,只要稍微有點冷就把暖氣或者空調打開了。最可憐的是,那時候廣大的農村沒有電,當然看不上電視了,就是看一場電影也要跑好幾里路呢!現在我們家家都有彩電、手機、平板電腦成了大人和小朋友的好玩意了。
不經意間,掛歷上的閃耀的黨徽映入了我的眼簾。是啊,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,沒有共產黨哪有我們這樣的好生活?黨真是事事為我們人民著想,我堅信,在黨的領導下,我們會生活得更好,我們的祖國會更強大。
(作者:泰安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張恒)
|
|